在论文的外审中,经常会遇到审稿人要求作者添加引用文献的要求,这类要求本身没有问题,我们都知道引用恰当的文献会让文章更具可读性,也更加客观严谨,但并不是所有这类要求作者都要无条件照做的,审稿人要求引用指定的文献怎么办?
有时候这种情况是属于不合理的情况了,这种情况下审稿人要求引用的文献可能就是自己的文章,作者不引用可能就会招来拒稿,作者面对这种情况时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办,一方面并不想得罪审稿人,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的文章能顺利过审,其实这种无理要求并不多见,学术界对此也是会相应的惩戒措施的。
先前就有生物方面的专家在审稿时要求作者必须引用自己的文章,使得自己文章曝光率极高引用频次也是极高的,最终的后果就是被开除,所以大多有学术涵养的审稿专家也不会冒着这么高的风险要求作者必须引用自己的文章的,一旦被查出就完全得不偿失了。
作者面对审稿人建议引用的文献需要进行一定的筛选,审稿人的建议有时候可能并不是完全适用的,作者选择合适的文献添加引用即可,对于意义不大的文献可以不予采用,这行不会给作者带来拒稿等后果。
中文核心期刊发论文一般是几个审稿人
期刊审稿分为初审、外审和终审,负责完成各个审稿环节的人员和人员数量都是不同的,外审是由期刊外部的专家来完成的,人数通常是3-4人左右,具体几位外审专家要看期刊的要求和规定。
期刊审稿人为什么推荐文献
撰写文章时,作者会引用部分比较好的文献资料,但引用的文献一定要标注清楚,这是对前人的尊重,也可让读者更明白这项学术研究的前因后果。对于,期刊审稿人为什么推荐文献?可能审稿人审稿时,发现作者的文献综述或其他部分写的不够完善,没有将文章中的重要的部分体现出来,所以审稿人推荐了一些文献,作者是否要引用审稿人推荐的文献,需要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如果合适方可引用,反之,无需引用。具体详情如下。
期刊审稿人推荐文献是常见的事,很多审稿人都会为作者推荐部分文献,要知道,审稿人推荐的文献,肯定是跟文献内容相符的,参考价值高一些,或者推荐的是审稿人自己的论文文献。此时,作者是否采用审稿人推荐的文献,具体要看给自己的文章起到多大的作用,作者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审稿人推荐的文献,如果引用文献,要看文章是否达到内容精确、必要、规范的要求,确保引用的文献都是真实可靠,可公开可查阅的。要知道,正确的引用正确的文献,能够为作者的论文增添风采,不规范的引用方法,可能会给文章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大家一定要正确引用文献。
无论作者是否引用审稿人推荐的文献,一定要做出详细的说明,为什么未采纳审稿人推荐的文献,只要理由充分,用词委婉,不要直接说不合适,否则会给审稿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为了保证文章引用文献的正常使用,作者在引用文献时,一定要注意引用文献的时效性、贴合度、撰写格式、数量、权威性和文献原始出处等,更好将文献引用到文章中。
发表论文会因找不到审稿人被退稿吗
正常情况下,发表论文很少会遇到“找不到审稿人”的情况。因为期刊方设置了“审稿人审核”步骤,一方面会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另外一方面也会邀请一些合适的专业人成为本期刊的审稿人。在找审稿人审核时,可能因为某一审稿人忙于其他的事情,没有时间审核,也可能某一审稿人待审稿件太多,无法再增加待审稿件。但与期刊合作的审稿人不止一个,所有审稿人同时都没有时间审稿的概率还是很低很低的。
发表论文“找不到审稿人”之所以会存在,很大的原因是发表论文与本期刊的录用方向不匹配。与期刊合作的审稿人,擅长的方向与本期刊方向匹配,某篇论文不符合本期刊方向,编辑就无法从合作的审稿人中找到合适的审稿人。找其他合适的未合作的审稿人,不一定能找到,时间上可能有冲突。因而,个别发表论文就遇到了找不到审稿人的情况。建议作者在选刊上要慎重,选对了期刊,这种情况就可以大大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