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学术论文网

读博第二年,硕士处女作终于发表了

  师弟:

  见字如面。

  我发现你不太喜欢写文章。读博以来,迟迟不肯动笔。最近你问我发文的事情,刚好我的硕士处女作见刊了,就这个契机跟你聊聊。纯是经验之谈,不敢有指导之义。

  这篇文章写于2019年,前后耗时近一年,是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是在恩师杨先生手把手指导下完成的。

  虽然最终接收这篇文章的是一家普通学报,但我还是很开心,这种感觉就像是给杨师迟交的作业终于补上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心血,杨师费力颇多。同时,这篇拙文也铭记着我和杨师的师生情,我终生不忘。

  你若问我读硕两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毫不迟疑地告诉你,就是跟着杨师学着写学术论文的经历。我本科学的是旅游管理,跟文学八竿子打不着,从未受过正统的学术训练。而硕士读的又是专硕,不注重学术能力,所以这是我读硕期间仅有的、弥足珍贵的学术训练。

  记得初写时,杨师说写个综述给他看看,我竟不明其意,彻底把杨师给惊着了。那一刻,杨师才知道我的学术功底为零,难免眉头紧锁。但杨师很耐心,真的是不厌其烦,我去府中数次,一遍又一遍告诉我学术论文该怎么写。

  例如综述就是前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现状,取得哪些成果?存在哪些不足?研究的角度和方法是什么样的?学术论文的综述要简略,不是毕业论文长篇大段。又如引用材料,要找最能证明自己观点的,不要堆积无用的、琐碎的。而下判断,一定要慎重,注意言辞,有些话不是你可以说的。大胆假设可以,但不要先入为主,小心求证。

  由于我综述做的不好,所以选题没有新意,老调重弹,没有新材料,没有新方法,也没有创见,耗时再长也提升不了文章的价值,所以发不了好刊。杨师也提醒过我,但我又不愿放弃,闷着头写下去,浑然不知写作的意义在哪,自觉良好。现在回过头来看,确实只能算是一篇习作,我很感激接收这篇文章的学报。

  处女作见刊,总是喜悦的,也是值得铭记的。它时刻提醒我自己的学术起点在哪,最初的水准是什么样的,可以有哪些提升的空间。它就像是一面镜子,正学术之衣冠,启未来之门径。同时也告诉我学术的领路人是杨师,灯火薪传,文在情存。

  读博第二年,扪心自问,我算勤奋,喜欢写文章,也敢写文章,但尚未得要领。师父跟杨师是好友,但性情不同,治学方法亦不同。杨师贵专,师父尚博,但开学第一课师父勉励我要用功,找到一个突破口钻进去,就像老鼠打洞,总会有成果的。这句话想必也跟你说过,我认为适用于每一个初学者,没有专绝不会有博。

  过去一年,写的文章大多是课程作业,每一篇作业的开始都是问题的发现,只是问题是大是小,是重是轻,当时我并不没有很好的判断。很多问题,其实并不是问题,或者说价值不大。而有的问题,我解决的方式不妥,没有抓住根本,没有深挖,没有打通,没有说清楚。

  对于我来说,多写文章就是不断的学术训练,每一次向师父求教,都能学到东西。师父总是能抓住问题的症结,而提出的修改意见总是超出我的视野。做学术,没有视野是不行的。很多时候,一篇文章的价值就取决于你的视野。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你的文章自然“高人一等”。而视野的开拓,远不只是多读书的问题,而取决于你能不能汇通。

  当然,想法再多都得落实文笔。光说不写,我觉得没什么用。你不写,你觉得什么都知道;你一写,发现啥都不知道。在写作的过程中,会由一个问题衍生一个又一个问题,促使你不断思考,不断去找新的材料,扩大你的知识边界,你的视野自然也就慢慢开拓。

  这是我喜欢写文章的原因,多写多练笔,总会有收获。而刚开始写的时候,是需要模仿的。比如说同一个类型的文章,你可以下载一篇中国社会科学或文学评论的范文,反复参详,照着大佬的思路和框架,填充自己的内容,这是“终南捷径”。

  明人说“拟议以成变化”,说的真是好。其实不光是我们,自古以来写文章哪有不模仿的?模仿不是亦步亦趋,照葫芦画瓢,而是学习别人的思路和方法。而在大佬的文章中,总是有你想不多的地方,总是有你没看过的材料。顺藤摸瓜,若举一反三,久而久之,你自然就知道怎么写一篇大文章了。

  师父常说,不先写小文章,哪来的大文章?想一来就写C怎么可能?学术自信是好事,但不能盲目自信,说实话我们都是差不多的平凡学子,没有过目不忘的天赋,也没有妙笔生花的才情,更没有令人歆羡的家学传统。哪怕就是科班出身的,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古典文学修养的根基都是非常薄弱的。

  木心先生曾说吴伟业弱冠刚出头,就一甲榜眼登第,约等于哈佛教授。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古典文学来讲,今日的博士生的水准可能还比不了古代的举人。所幸搞文学的,不需要太多的天赋,比的更多的是吃苦和坚持。研究和创作不同,研究可以学,可以磨,创作能力则靠天授。颜之推所说的“必乏天才,勿强操笔”,真是卓见。

  学术文章跟其他文章又不同,它需要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可以是私人的事情,自己享受就可以,不需要公之于众。但学术文章必须发表,而且最好跟核心刊物挂钩,这样的评价体系好不好,暂且不说。目前学术圈就是这样,我们必须得适应这个规则。不发表就出局,这是博士生面临的共同难题。

  博一我所写的练笔之作,先后都被学报接收。有好一点的学报,也有一般的学报。就我自己的体会,有几家真的是圈内清流。例如西华师范大学学报,不要版面费、审稿费,还有稿酬,正式见刊时间半年左右,可以网络首发。我是5月底投的稿,7月底就首发了。另外专家评审的建议很专业、中肯,编辑蒋老师也很认真,严格执行三校,容不得半点马虎。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的主编金老师,其严谨态度令人敬仰。经常半夜致电,商议修改,校对会细致到每一个字,每一个用词。我觉得这才是编辑对学者最大的尊重,说明你的文章真的被认真审查,是有质量保障的。

  金老师人非常好,本来说要版面费500,但经过商议免了。我是7月投稿,要求发在第5期,也同意了。排版时编辑失误,出现别字,金老师先是致歉,然后重印,并告知知网修改。从头至尾,一丝不苟,哪怕见刊发表,也帮助修改,实属罕见。

  船山学刊的刘老师,负责程度有过之无不及。说是三校,其实五校都不止。要求做书影,校对时连标点都不放过,在出刊前反复审核,遇到一个别字都会告知。而且见刊速度快,还有稿酬,往后有机会肯定再投。客观而论,这是目前我发的普刊中最好的一家。

  硕士处女作发在了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也要求做书影,编辑也算负责,效率也算高。这家刊物的特色是多发硕士生的文章,无任何歧视,每期文章都不多,质量也还可以。无任何费用,对于小硕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德州学院学报也还行,可投。

  与之对比,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安庆师范大学学报就很一般,编辑可以说是很不负责,一校都没有,容易出错。虽然青海师范大学学报有稿酬,但不是好的选择,以后不会再投。安庆师大学报,我则果断拒之。至于一些因为撞车不得不放弃的刊物,如宁夏大学学报、荆楚学刊、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三峡大学学报,初印象都很不错。我负了“人家”,是我不对。

  还有两篇文章,目前只是拟用稿阶段(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和中国石油大学学报),尚未校对,具体怎样,暂且不表。当然我们的目标是核心,但若是练笔之作,投投普刊,也挺好的。鉴于C刊难发,普刊也是竞争奖学金的有力加分项。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关于投稿,我之前鼓励“一稿多投”,现在觉得很不妥。尤其是系统投稿,如果是同样的系统,则很容易翻车。据某C刊编辑说,他们在后台是能看到一稿多投的。所以多投一定要聪明,同一篇文章要用不同的渠道投,才算稳当。当然如果投普刊,投个一两家即可,容易被同时“相中”。为此,我“始乱终弃”,实在是“学渣”行径。

  你才博一,多尝试、多写、多发。我需要就选题,慢慢“磨”了。颜真卿《劝学诗》所云极好,附录于此,自勉,互勉。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望咱师门都能早日发C,多多发C。

  当然人生不只是C,小甜甜也要加把劲追。

  靠谱的师兄:负晚晴

  文章整理自网络,仅供学术交流分享!

查阅更多的职称评审文章

热门推荐

论文退稿为啥不给修改意见了

河北省自主评审职称的医院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是不是核心

金融科技专业有职称啦!评审条件要求在此

发论文怎么选合适的期刊

上海市多行业职称评审通知中的学术成果要求

学生出版图书要注意什么

申请发明专利注意的细节和技巧

教师出版专著有什么优势?

著作的版权页是指什么?包含哪些信息?

海牙体系外观专利申请相关疑问解答汇总

专利转让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职称与论文专题
论文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