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载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的理工类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等,追踪科研前沿,关注重要创新性成果,发稿范围涵盖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电子与通信科学、化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等学科。CN号34-1063/N。
从2006 - 2025年的年度总文献量统计来看,《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发文量呈现出先相对稳定后逐渐下降的趋势。2006年发文量为139篇,在2006 - 2010年期间,发文量较为平稳,维持在132 - 142篇之间。从2011年开始,发文量逐渐减少,到2024年预计发文量仅为85篇,降幅显著。
基金资助文献情况
发文量:2006年基金资助文献量为77篇,随后在2008年达到101篇,2010 - 2011年也维持在104篇的较高水平,之后有一定波动,但整体在79 - 101篇之间浮动,直到2025年预计降至23篇。
占比: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占当年发文量的比率在2006年约为50%,之后呈上升趋势,在2011 - 2016年期间基本稳定在90% - 100%之间,说明这期间基金资助文献在当年发文量中占比较大,2017 - 2025年虽略有波动,但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学术热点分布
近十年文献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其中数学学科占比最大,在期刊文献学科分布的饼图中占据显著部分。其次是自动化技术、电力工业、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等学科,化学、物理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等学科也有一定数量的文献分布,此外还包括轻工业手工业、无机化工等众多学科领域,显示出该学报涵盖学科较为广泛。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主要发文机构:
安徽大学发文量最多,达1882篇,远超其他机构,其主要发文主题涉及纳米、英文、矩阵、催化、函数等。合肥工业大学发文量为97篇,主要主题有总线、数据挖掘、水质、通信、最小二乘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文95篇,主题包括英文、细胞、盘子、原子、计算机等。中国科学院发文45篇,主题有散射、网络、纳米、受激、水热等。此外,新疆大学、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等机构也有一定数量的发文。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发文主题
函数相关发文量最多,为112篇;其次为矩阵,发文量108篇;非线性发文91篇;网络发文90篇;英文发文89篇等。这些主题反映了该学报在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热度和关注重点。
刊发的论文领域分析
理学领域发文量最大,为1619篇,被引量2596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发文569篇,被引量1675次;电子电信发文298篇,被引量453次等。理学领域在发文量和被引量上都占据领先地位,显示出该学报在基础科学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同时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也受到一定关注。
主要资助项目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文献量最多,为1133篇,反映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该学报科研工作的有力支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文献235篇,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资助225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报的科研产出。此外,还有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等多个资助项目。
投稿建议:如果对自己的论文内容信息不足,可以考虑选择其他期刊投稿,或者是通过论文润色、预审评估等提升论文内容,尽可能的提升过审和被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