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学术论文网

珠子参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

  摘要探讨并建立珠子参药材的商品规格等级划分标准。通过文献研究、产地及市场调查分析,珠子参药材按照重量及直径的不同,将珠子参药材分为“选货”和“统货”两个等级,“选货”项下又分为“精选”和“普选”。该标准划分拟定合理,可为珠子参药材市场流通和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基础。

  关键词珠子参;商品规格;等级;标准

中药材

  珠子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珠子参PanaxjaponicasC.A.Mey.var.major(Burk.)C.Y.WuetK.M.Feng或羽叶三七PanaxjaponicusC.A.Mey.var.bipinnatifidus(Seem.)C.Y.WuetK.M.Feng的干燥根茎。其性温、平,味辛、甘、苦,入肺经,具有补肺降气、祛瘀生新、补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烦热口渴、虚劳咳嗽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珠子参对脑、心肌、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另外还有一定的镇痛、抗炎、提高免疫力、抑制肥胖的作用[1]。其主要药效成分为皂苷类、多糖等[2]。珠子参主产于陕西、四川、云南等地,在全国仅陕西及云南有少量试验性种植。

  目前,珠子参药材尚无严格的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市面珠子参药材的分级标准并不能充分反映珠子参药材质量的优劣,因此亟待制订新的珠子参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本课题通过对珠子参药材进行本草考证,梳理其历史沿革,对关于规格等级划分目前有记载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为重新修订珠子参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提供文献依据,对珠子参的几个主产区以及国内主要药材市场开展实地调查取样;对产地加工分级情况、市场划分方法做了细致的总结;测定了所取样品的有关数据,最终拟定了珠子参药材商品规格划分标准。

  1古今相关文献

  珠子参始载于明·《滇南本草》[3],后世皆沿用此名称,书中记载了珠子参的性味功效,并首次记载了珠子参的加工,即将珠子参加工成粉末治疗伤疮。书中指出:“珠子参,味甘、微苦,性温、平。止血生肌,服之无甚功效。今人假充鸡肾参,误矣。古土方:将珠子参为末,捻刀伤疮,收口甚速。”但上述记载只有人参属的珠子参才有此功效,文中未提及植物和药材形态,从中不能判别植物来源,2004年于乃义增补《滇南本草》时,加入了现代研究有关内容,但是珠子参来源还是以桔梗科的植物鸡蛋参作为珠子参整理增补内容收录,五加科人参属珠子参只在附注中作简要说明,此事值得进一步商讨[4]。

  自清代开始,有关珠子参的记载愈来愈多。清·袁栋的《书影丛说》[5]最早记载了珠子参的形态特征,指出“云南姚安府也产人参,其形扁而圆,谓之珠儿参”。记载珠子参生境分布为云南省姚安县,性状与人参相比,其形扁而圆。清·吴仪洛《本草从新》[6]首次记载了珠子参的炮制及品质评价,记载:“…珠儿参,出闽中,以大而明透者为佳。须多去皮,再用滚水泡,因其苦之味在外皮,近中心则苦味减而稍甘。”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7]对乾隆三十年以前本草学有关珠子参的论述进行了汇总,除性味、功效主治以外,对珠子参原药材的特征、产地、加工方法、品质评价等都有所描述,对其临床应用方面记载甚祥。与现今珠子参的相关产地分布、加工方法、品质优劣、功效主治等基本一致,并且该书新增加了珠子参的加工方法,书中记载为:“…珠参切片,每五钱以附子三分研末拌匀,将鸡蛋一个去黄白,每壳纳参片五钱封口,用鸡哺,待小鸡出时,取出将笔画一圈于蛋上作记,如此七次,共成七圈,其药即成矣…。”清·余庆远的《维西见闻纪》[8]首次记载了珠子参的原药材特征,记载为“茎叶皆类人参,根皮质亦多相似而圆如珠故云。奔子栏、粟地坪产之,皆在冬日盛雪之区,味苦而性燥,远不及人参也”。

  清·《滇南闻见录》[9]记录了珠子参的形状大小和色泽,还增加了珠子参的炮制方法,即将珠子参与糯米拌在一起蒸,记载为“珠参”条:“永川宾川之间产珠参,大者如莲子,小如梧子,红黄色,似人参。以糯米拌蒸之,晶莹可爱,味苦中带甘,亦似参性宜补…”以上为古代文献对珠子参的来源、产地、加工及炮制所做的描述,现代文献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同时,应用现代科技对珠子参的原植物形态、加工、炮制方法、产地进行了增加和整理。1959年出版的《中药志》[10]中记载大叶三七:小叶片不裂,只具各种齿缘。根茎长,竹鞭型,根不肥大。根茎细长,节间长,结节膨大呈球形,每节不具深凹状茎痕。与今珠子参药材外形及产地相符,为五加科植物珠子参的根茎。

  1971年出版的《陕西中草药》[11]中记载珠子参:多年生草本,高约40cm。根茎细长,横卧,节膨大呈球形成纺锤体。攀伏复叶,3叶轮生;小叶片5,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4-10cm,边缘具不整齐细锯齿,具短柄。糤形花序单一,顶上,总花梗绒形,远比叶柄为长。浆果球形,直径约4mm。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产秦岭和大巴山区。分布于河南、甘肃、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药用根茎,春秋采挖,阴干用。与今珠子参药材原植物外形及产地相符,为五加科植物珠子参的根茎。原植物图见图1-B。1999年,《中华本草》[12]收载珠子参:“五加科植物珠儿参的根茎。”除此之外,《常用中草药的加工炮制》、《中药采收鉴别应用全书》、《中药鉴别真传》、《中国道地药材原色图说》、《现代中药材商品手册》、《药材资料汇编》、《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历版《中国药典》等现代书籍对珠子参的产地、采收加工、品质评价等都有相关记载[13-27]。

  2珠子参药材产地及市场调研

  珠子参分布在我国陕西、甘肃、宁夏、河南、湖北、湖南、云南等地,以野生为主。在1959年、1964年和1984年分别指定颁布的三十八种、五十四种和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中均未收载珠子参。在1990年版《中国药材商品学》、1993《常用中医药鉴定大全》、1995《中药鉴别真传》、1998《现代中药材商品手册》、1999《药材资料汇编》、2014《中药商品学》等书籍中有相关的描述。但在《常用中医药鉴定大全》和《药材资料汇编》中对珠子参分类过于详细,不利于药材在市场的流通,而在其他书籍中记载一般是统货,不分等级,目前无其商品规格划分的统一标准,主要还是以市面划分为主。

  2.1产地调查

  中药材一般依据基原、产地、生长方式、药用部位、采收时间、加工方法等进行“规格”划分,依据外观特征、断面特征、质地、重量、长度、厚度、直径、含杂率、气味等进行“等级”划分,将珠子参药材划分为两种规格,统货和选货。中药统货,是指对药材质量好坏、个头大小等不进行区分,同一种药材的不同等级混在一起。中药选货,是指对药材质量好坏进行区分,按个头大小等进行分拣,以便划分出等级。

  本课题对四川甘孜产区、四川康定产区、陕西户县产区的珠子参植物的产区概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对产区随机进行多点取样,收集不同农户各规格等级药材40份,并对其进行性状数据的测量,利用四分法取样,并利用游标卡尺测量珠子参药材中部直径(因为同一个珠子参药材任意部位的直径差异不大,所以统一选取每个珠子参药材的中间位置测量其直径,代表整个珠子参药材的直径)并称其重量。对收集到的珠子参所有重量与直径的数值做散点图,三个不同产区的重量和直径之间存在数据重叠现象,所有的数据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又对不同产区珠子参药材的重量与直径分别作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不同产区珠子参的重量和直径的平均值均不同,而且不同产区珠子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有交叉现象。

  甘孜产区的珠子参药材,重量的平均值为1.55cm,标准差为1.112,表明数据不太集中;最小值为0.17cm,最大值为4.80cm,表明同一个产区内的重量分布范围比较宽,虽然所有的数据整体类似于正态分布,但不同区间内的频率分布不同,表明同一产区珠子参药材的均一性不好。可得出不同产区珠子参药材的重量和直径都有有重叠情况。经过产地调研发现,四川甘孜产区、四川康定产区、陕西户县产区对珠子参药材的商品规格等级划分情况基本一致,都只有统货一个规格,药材市场中出售商品规格等级的珠子参药材,完全与产地无关,主要是销售商人为导致。

  2.2市场调查

  本课题相关人员对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成都荷花池、西安天晟等四大药材市场走访调查,同时对各市场随机进行多点取样,收集不同规格等级药材各20份,并对其进行性状数据的测量,对珠子参药材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2.2.1四大药材市场珠子参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情况

  2.2.2综合分析

  不同地方不同摊位对相同的珠子参药材规格等级划分不完全一致,且同一个摊位对不同珠子参药材的规格等级的划分也无明确的标准,如每个等级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有交叉现象。同时依据市场上的划分情况,对亳州康美中药城交易中心,河北安国东方药城,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以及西安天晟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每一组重量与直径数值做散点图,可以看出精选、选货与统货的重量、直径大体呈现依次减小的趋势,但不同等级之间存在严重的数据交叉现象。

  又对不同市场同一等级的珠子参药材的重量与直径分别作频率分布直方图,以8-A为例,不同市场中统货等级的珠子参药材,重量的平均值为2.55g,标准差为1.85,最小值0.18g,最大值6.96g,表明数据较为分散,同一个等级内的重量分布范围比较宽,虽然所有的数据整体呈现一种类似于正态分布的情况,但不同区间内的频率分布不同,表明同一等级下珠子参药材的均一性不好。可得出不同等级珠子参药材的重量、直径都有交叉情况,所以认为药材市场上的珠子参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比较混乱,这对珠子参药材商品的定价产生了较大的误差,并没有做到优质优价,按等定价,所以急需制定新的珠子参药材商品等级标准。

  3珠子参药材商品的规格等级标准

  综合上述文献和书籍参考资料以及产地市场实地调研,初步制订了珠子参药材的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当前药材市场珠子参规格按照大小进行划分,分为选货和统货,个头越大、须根越少,等级越高。但市场上的部分珠子参商品含有须根,而药典对珠子参的须根含量没有做相应的要求,因此本标准不制定须根含量。市场上珠子参的陈货和新货从外观特征看并无太大差异,因此在本标准不制定陈货规格。所选取的珠子参以身干、个大、圆熟、色红黄明亮、无粗皮僵子、无竹节、破碎者为合格。

  参考文献:

  [1]杨延,张翔,姜森,等.珠子参中皂苷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1-16.

  [2]张海元,李小辉,梅双喜,等.珠子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7,48(14):2997-3004.

  [3]明·兰茂.滇南本草[M].滇南本草整理组整理.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增补,滇南本草第二卷,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9:422-425.

  中医药材论文投稿刊物:《中药材》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

查阅更多的医学论文文章
热门推荐

期刊投稿论文一天内被退稿的原因

论文审稿人要求引用指定的文献怎么办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邸泽巨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中医辨治银屑病论文

专著副主编对评正高有用吗

福建省高级教师职称评审论文发表要求

期刊编辑建议转投,录用率高不高

论文盲审通过率及盲审介绍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近年发文量和主题,投稿建议

论文投核心级期刊被退稿怎么办!别轻易投普刊

普通人出书的流程,出书全流程指导

麻醉科医生写著作评职称需要多少字数

国外出书速度有多快,快到3到5个月,适合着急的作者

职称与论文专题
论文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