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虽然我国经济实力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但是对于社会资源的开发与使用力度也提高了。因此,我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还需要更加注重林业工作发展情况。为缓解当前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林业建设主管部门就需要不断加强对于生态造林工作的重视程度,利用森林对环境的净化功能,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以甘肃省永靖县为例,分析当前林业造林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林业发展;造林工程;永靖县;可持续发展;质量
1 永靖县生态环境及森林资源状况
永靖县地处内陆,属温带半干旱偏旱气候类型。平均日照时数2534.6h,年均降水量280mm。年平均气温5℃~9℃之间,≥10℃的年积温2791℃~3196℃;冬春干旱,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降水地区分布不平衡。全县总的气候特点是:雨热同季;日照丰富;无霜期短;降雨少而分布不均,常有干旱发生,灾害性天气较多。
2019年以来,永靖县委、县政府对全县生态环境建设高度重视,狠抓以荒山绿化、流域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使永靖县空气质量、水环境、生态环境等资源更是得到了有效的净化。2019年,永靖县完成造林面积达到2193hm2,该项工作的开展对于维护永靖县生态文明建设,扩大当地森林资源面积有积极的作用。
林业工程论文: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 林业造林工作质量问题
2.1 造林条件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这是改善永靖县生态环境的难得机遇。由于永靖县大部分宜林荒山存在山高坡陡、支离破碎、立地条件差等问题,加之永靖县气候干旱,年均降雨量在300mm以下,造林难度大、成本高(造林及上水、整地、人工、种苗、浇水、抚育、管护等费用近3000元/667m2,中央补助永靖县资金仅500元/667m2),难以筹措资金配套建设上水绿化工程,造成造林成活率下降。
2.2.1 造林技术。
针对永靖县干旱少雨、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我们在造林绿化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抗旱措施:一是使用蘸浆处理。根据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栽植前要对苗木进行50cm处截干蘸蜡、泥浆蘸根处理,修剪枝叶等抗旱技术处理,以减少地上部分的蒸腾,维持树木水分平衡,提高苗木成活率。
二是采用覆膜造林技术。在近两年造林过程中,进行覆膜植树技术推广。通过对已栽植树木进行覆膜,一方面可以降低土壤水分蒸发,使水分长期保持;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地温,促进苗木根系生长,同时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生长,降低后期管护成本。三是造林树种的选择上坚持适地适树和选用优良乡土树种的原则,主要选用抗逆性强、生长稳定、抗干旱、耐瘠薄特性的油松、侧柏、山毛桃、山杏、丁香等苗木,使新栽植的树木适应环境条件,尽快郁闭成林。四是使用浸泡造林。就是造林前先将苗木用清水浸泡24h以上再进行栽植,这样可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
由于苗木在起苗、运输过程中大量失水,加之苗木有时不能及时栽植,所以造成树木成活率低。因此,在造林前要用清水浸泡,使苗木吸足水分,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如果苗木经过浸泡后蘸上泥浆效果更好,据试验,经过浸泡、蘸浆处理的苗木造林成活率可达98%,这项技术适用于裸根苗造林。五是使用大坑小树、满水浸坑栽植法。栽植树穴要按设计标准规格,栽前装满水浸坑,苗木栽植后再灌足水,确保栽植苗木短期不缺水,提高成活率[1]。
2.2.2 造林管护。
作为林业建设部门,我们始终坚持造管并重,一手抓造林,一手抓管护,巩固提高绿化成果。在管护中,牢固树立“三分栽、七分管”的思想,对造林点实行封山禁牧,严禁在封禁区内乱建滥造、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活动,对毁林、损林的人和事严肃处理;对造林工程确定专人进行管护,定期进行浇水、锄草、松土,加强病虫害防治,提高苗木成活率。强化森林防火工作,严格火源管理,落实值班调度和督促检查等各项防范措施,消除火灾隐患。同时,充分调动群众管理管护的积极性,形成“爱护树木,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2]。
3 林业造林措施
3.1 科学规划
在实行造林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永靖县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造林方案,真正意义上实现因地制宜[3]。永靖县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山区气候温凉,干旱少雨。日照时数2500h~2800h,年平均气温为8.9℃,日照丰富,无霜期短,雨热同季,气候干燥,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常有干旱发生。因此,永靖县在实际造林工作过程中应首先考虑选择乡土树种,主要选择树种有云杉、油松、山杏、刺槐、柽柳等植物。同时,考虑到永靖县干旱和半干旱的气候环境特征,当地也不能通过大面积移栽的方式实现造林。
另外,在每次造林工作开展之前,单位组织林业技术人员能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详细记录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土壤特征等,并根据调查与记录的结果与相关造林施工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共同制定符合造林现地发展情况的造林方案。这样的工作方式能有效减少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最后,永靖县林业主管部门还应该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需要,对工作予以合理化的分配,实现对自身工作的合理化完成。
3.2 注重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有效完成是提升造林工作质量,对该项工作起到约束作用的根本方式[4]。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对林业技术人员造林施工人员的管理、对苗木的质量关和栽植关的严格把控以及对工作方式的管理等。林业技术人员在造林工作开展的全过程中都应该严格遵循造林实施方案和设计方案要求,对造林质量进行严格的规范和要求,达到同时提升造林质量与效率的作用。
第一,对技术人员的管理:林业建设主管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工作人员责任管理制度,在造林工作开展之前,将每一个林业技术人员的责任进行严格的分配,并及时对技术人员予以心理的引导,让其能意识到自身工作的责任性,积极地参与到相应造林的工作中,以提升造林工作质量。同时,单位还应通过相应的奖惩机制,考察造林工作人员的绩效成绩,并根据绩效成绩的高低决定其工作奖励等。这样的方式能有效地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让工作人员能主动参与到造林工作中。在这一工作制度的约束下,林业技术人员也能更加注重造林工作的质量。
第二,对苗木的综合管理:在开展造林工作的过程中,林业建设主管部门应该严格按作业设计要求选择苗木,严把苗木质量关,尽量避免当地恶劣天气对造林工作产生的影响。同时,还应该配合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根据永靖县的造林工作实际开展情况,为其制定完善的病虫害防御工作。通过定期检查林木病虫害问题,定时实现病虫害查杀等工作,保证苗木能健康成长。当发现受到病虫害侵蚀的苗木时,因及时予以治疗,防止病虫害蔓延,对造林工程的开展造成严重的打击。这样的工作方式还能有效地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对苗木产生的影响是较为积极的。
第三,造林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中,一是项目实行“四制”管理,即实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由监理公司全程监理该项工程实施,从工程整地、苗木调运、栽植、浇水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做到了“一个配套”“两个当天”和“三个不准”。“一个配套”就是有条件上水的必须配套上水工程;“两个当天”就是苗木当天调运、当天栽植;“三个不准”就是整地标准达不到要求不准供苗,苗木达不到规格不准栽植,栽植后不浇透水不准验收,从而确保了造林质量。二是项目档案管理,林业工程建设面广、建设周期长、建设规模大,为此,我们加强了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对工程建设的相关文件、项目实施方案、作业设计、招投标资料、检查验收资料、各类图表卡等档案资料封存入档,以便查阅及检查。
3.3 使用合理的栽培方式
栽培方式对林业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产生的影响是较大的,因此,相关造林工作人员应该采用合理化的方式对苗木的栽植工作予以管理[5]。
第一,造林工作人员应该在与专业技术人员沟通的基础上选择质量较高,且符合永靖县造林现地实际情况的苗木进行栽培。第二,栽培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最新版《造林技术规程》规定,确保选择的苗木能符合《种子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规定。第三,造林工作人员能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及时改进种植方案,并派遣林业专业人员对造林全过程进行专业化的指导。第四,造林工作人员应该结合造林现地实际及时改进施工方法,确保造林工程顺利实施,严格控制苗木间隔,确保苗木能高效的生长。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能有效的保证苗木不受到破坏,从而达到提升造林质量的作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造林工程是对永靖县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工程,在完成这一工作的过程中会耗费较长的时间,并且整个工作过程都需要在永靖县地形较为复杂的山区实施。永靖县要想提升当地生态发展情况,确保当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高度重视林业造林工作。为解决造林工作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相关林业技术人员就需要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采用合理化的方式等,提升造林工程质量,为永靖县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杰龙,王旭,王立群,等.城市造林工程农户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19,39(2):80-87.
[2] 林超.林业造林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20,513(9):58-59.
[3] 孙飞.探究林业造林主要质量问题及措施[J].花卉,2019,343(4):242.
[4] 张生禄.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究[J].新农民,2019(17):72-73.
[5] 朱文清,张莉琴.集体林地确权到户对农户林业长期投入的影响:从造林意愿和行动角度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9,479(11):34-46.
作者:郭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