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学术论文网

隐形冠军精一创业能力生成机理及路径研究

  摘要: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为突破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国家致力于培育更多隐形冠军企业。精一创业能力是隐形冠军企业特有的能力,企业通过不断提升精一创业能力来保持细分行业领军地位。研究选取禹衡光学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探究隐形冠军企业精一创业能力的生成及演化路径,并阐释动荡的市场环境中隐形冠军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1)隐形冠军发展过程中,市场环境与企业战略的适配是精一创业能力生成的重要因素;(2)精一创业能力的跃升受管理认知层企业战略与组织执行层创业网络拓展的驱动,隐形冠军企业呈现出“聚焦产品功能—聚焦技术革新—聚焦智能改造”的精一创业能力升级过程;(3)提出“认知—行为—能力”作用关系模型,理清管理认知层战略制定、组织执行层创业网络构建和精一创业能力演化间的内在作用关系,剖析隐形冠军企业精一创业能力形成过程的内在作用机理。

  关键词:隐形冠军企业;精一创业能力;创业网络;适配理论;演化过程

创业思想教育

  隐形冠军企业是指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极高但知名度较低的中小型企业[1],它们专注于细分市场开发,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来实现专业化发展[2][3]。隐形冠军发展思路与陈明哲[4]提出的“精一”管理学思想高度吻合,企业并不追求多元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5],而是追求精一创业能力的巩固与提升。精一创业能力有助于隐形冠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成为细分行业领导者。

  创业发展论文:北部湾外贸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能力是企业创造和维持现有竞争优势的基础。隐形冠军作为典型的创业型企业[6],在愈发动荡的国际市场环境中,依靠精一创业能力获得竞争优势。能力的微观基础是管理者认知[7],管理者在综合考虑内外部资源、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战略决策[8],因此管理者认知是隐形冠军企业精一创业能力形成和演化的前提和基础。管理者如何在愈发多元的市场环境中及时调整战略,提升行业地位,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并助力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管理者和学者关注的焦点,适配理论可以很好解释上述问题。适配理论源自20世纪初Pervin提出的个人-环境匹配(Person-EnvironmentFti)概念。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内外部适配问题,即企业战略与外部市场环境的匹配、管理者认知层战略制定与组织行为层战略执行间的匹配问题[9],适配不好则会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

  在VUCA时代下,国家政策等制度环境对隐形冠军企业发展有较大影响[6],企业需要时刻保持企业战略与市场环境的匹配,同时为了保证战略的顺利实施,企业进行创业网络构建,通过加强和拓展现有网络关系,将企业做大做强来应对外界多变的环境,同时隐形冠军企业不断巩固和提升针对特定细分市场和特定顾客群体的精一创业能力,进而维持核心竞争优势。鉴于此,本文选取禹衡光学进行案例研究,重点解释以下问题:

  (1)识别影响隐形冠军企业精一创业能力生成的关键性因素;(2)分析隐形冠军企业管理认知层战略制定如何通过影响组织执行层创业网络构建进而实现精一创业能力的跃升的目的;(3)探讨企业战略、网络构建与精一创业能力间的作用关系,并提出精一创业能力的形成与演化的内在过程机制。研究不仅对于揭示精一创业能力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对于指导中国隐形冠军成功创业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实践价值。

  1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1.1隐形冠军企业战略

  创业战略是管理者为应对外部动荡环境而采取的策略,其中涉及进入目标市场时机、主营业务数量等,适当的创业战略选取关乎企业的存活与未来发展[10]。创业战略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外界环境变化发生改变[11]。隐形冠军企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如何根据环境变化进行战略调整,在愈发严峻的国际形势环境中如何保持增长态势是当前学者所关注的焦点[6]。高管团队是企业最核心的力量,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微观前提[8],同时也是企业能力的源头[7]。高管作为企业实际决策者,需时刻关注市场变化,甄别各类环境信息,在衡量企业资源和能力后制定出相应战略决策[7][12]。战略决策过程受到管理者认知水平的限制[13],同时也决定后续企业构建创业网络等组织层行为[9]。

  一般来说,隐形冠军企业创立初期关注市场收益,在国内市场饱和后将产品出口到国外,通过拓展市场份额来加速主导产品产业化进程。此外,隐形冠军企业作为关键制造领域的守卫者,它们专注于特定细分市场[1],致力于钻研细分领域技术并突破技术瓶颈,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隐形冠军关注国内产品技术与国际一流技术水平差距,努力缩短差距并实现赶超,在战略制定时管理者无法忽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数字经济时代中,隐形冠军需加快产品流程智能化,为“中国智能制造2025”贡献力量。

  1.2创业网络构建

  创业网络指的是创业企业与所处环境中的个人或组织建立起的与创业活动有关的关系网络集[14],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创业机会、提供所需的资源[15][16],还可帮助企业加强与其他主体间的互动进而实现价值创造。创业网络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其结构和功能会随着企业发展呈现出不同状态[17],企业发展过程中根据环境变化,突破现有创业网络惯例束缚,有目的性开展新的或维持和加强原有的网络关系[18][19]。本文根据网络所发挥的功能将其划分为政治关系网络、研发网络、营销网络、社群网络四个维度。

  政治关系网络是典型的正式网络[20],主要是指企业与具有政府背景的人员或机构建立起的网络关系。多数隐形冠军企业是高端零部件和装备的制造商,属于国家重点扶持范围,政治关系网络在隐形冠军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17]。研发网络是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其他研发企业或机构为共同研制新型产品或工艺而建立的网络关系集。隐形冠军企业注重技术创新,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品研发,通过拓展企业研发网络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营销网络是企业与客户建立起的网络关系集。隐形冠军企业主要面对特定的客户群体,其与客户间的关系远比其他企业构建的创业网络关系更为紧密[6][21],亲密的客户关系有助于隐形冠军企业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并研发出新产品来满足新需求。社群网络是指企业与所在领域行业协会等社会性组织建立起的关系网络,社群网络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获取和交换行业信息[22],同时社群网络成员间还存在竞争与合作关系,可以彼此激励实现共同进步。上述四类创业网络均属于企业间关系网络,在隐形冠军企业发展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此外,企业内部网络建设同样重要,良好的内部网络能助力产品高效生产。

  1.3精一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创业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23],此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60年Penrose对于企业成长的探讨。20世纪90年代开始,创业能力研究逐渐兴起,随后Chandler[24]、Man、Huynh[25]等学者开始关注创业能力的重要意义。目前创业能力主要围绕机会、资源等创业核心要素展开,发展至今涵盖机会、资源、技术、网络等多方面内容[25]。

  组织层面的创业能力分为技术能力、市场能力和运营能力三个维度,技术能力涉及产品创新、知识获取和应用等内容[25];市场能力涉及新机会发现与创造、现有网络关系拓展和构建等;运营能力涉及资源整合与利用、管理体系构建、行业规范制定和完善等。隐形冠军企业的精一创业能力是在创业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分为三个维度:一是专业技术能力,精一创业能力中的“精”代表的是专精的技术能力。与其他企业不同,隐形冠军企业长期专注于某一特定技术领域,具有高专业化特性。专业技术能力是隐形冠军企业的动力源泉,不断提升的专业技术能力[23][24]是维持企业在细分行业的领先地位的有力保障。

  二是细分市场能力,精一创业能力中的“一”代表的是细分市场能力。隐形冠军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专注于特定“唯一”的细分市场,时刻关注市场潜在机会和用户信息反馈,通过整合和配用相关资源将识别到的新机会转变为创业项目,在完成创业项目的同时实现细分市场机会的开发。细分市场能力包含机会开发能力、网络构建能力等方面[25]。

  三是系统运营能力,指的是隐形冠军企业的经营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绝大多数隐形冠军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企业具有资源约束,因而需要通过提升系统运营能力来进行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隐形冠军企业加强产品生产流程数字化进程,加快生产环境改造工程,致力于营造良好的产品制造和营销环境。

  1.4分析框架

  以往研究多是从管理者视角出发考虑企业能力的形成过程[8],但缺乏对此过程中市场环境与管理者认知、管理者认知层与组织行动层间动态匹配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9]。本文认为高管通过感知市场环境,明确当前企业能力与市场需求间的差距,制定出弥补不足的战略措施,而组织执行层直接决定着企业战略实施的效果。隐形冠军企业为实现既定战略目标不断拓展现有创业网络,通过与相关政府、研发机构、客户等主体建立紧密的关系网络来保证企业较好发展,并达到精一创业能力提升的目的,由此得到本文的研究框架。

  2研究方法与设计

  2.1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单案例纵向研究方法,原因在于:(1)探索隐形冠军企业精一创业能力的演化过程,属于回答“How”问题的范畴,案例研究可通过对案例详尽描述与深入剖析凝练出普适性的新理论并加以验证;(2)精一创业能力构建和演变过程复杂且多变,而且企业战略与市场环境匹配,企业战略、创业网络与创业能力间的适配机理对样本数据丰富性有较高要求,单案例研究引入时间维度,可更好揭示企业随着时间变化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案例比较和多事件复制逻辑更有利于构建理论;(3)目前学术界对于隐形冠军企业创业过程和内在机理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且鲜有研究从“认知—行为—能力”视角进行探索,单案例研究适合于探索性分析。

  2.2案例选择

  本文兼顾案例研究的典型性和有效性原则,最终选择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为案例研究样本。典型性体现在两个方面:(1)样本案例的典型性。禹衡光学从事特定细分行业达到16年,编码器国内市场占有率多年占据首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同时禹衡光学是中国唯一认定的编码器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属于“准隐形冠军企业”,本文探究的是隐形冠军企业的创业发展过程,选择禹衡光学作为研究对象,获取的是隐形冠军企业早期发展过程数据。(2)样本精一创业典型性。禹衡光学前身(长春一光)自1965年成立起一直坚持走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并重的发展道路,最终形成了中国光电编码器的自主品牌。成为进行精一创业的范例。

  有效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数据的匹配性。本文旨在打开隐形冠军精一创业能力的生成机理及演化路径的黑箱,通过对禹衡光学创业过程的剖析,为双循环背景下隐形冠军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启发;(2)数据可获取性。禹衡光学获得国家级、省级诸多殊荣,新闻媒体进行过多次报道,二手资料丰富且容易获得。此外,2017年由禹衡光学牵头、吉林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申报的国家科技专项获批,一手资料获取较为容易。

  2.3数据收集与整理

  本文中涉及的案例数据来自于对长春禹衡光学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源整理。其中一手资源自于实地考察和与公司高管人员的半结构化访谈,具体过程如下:研究团队于2021年3月9日到访长春禹衡光学公司总部参观,之后对管理部门和研发团队3个部门在内的9位高层管理者与技术负责人进行访谈二手资料则是借助数据库等途径进行收集,包括企业官网、新闻媒体报道、学术平台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在整理过程中,研究团队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就未明内容和细节对被访谈人员进行了再次采访,进而支持理论模型的逻辑合理性与完整性。研究人员将所获案例数据汇编成约11.3万字的初始资料手稿,根据研究目的进行提炼,最终提炼出5.8万字的修正版本。

  3案例描述

  禹衡光学前身早在1965年就生产出第一台光学仪器,自此以后一直从事细分市场机会开发。禹衡光学成立于2005年,自创立起承接了长春一光所有与编码器有关的业务,拥有了编码器的商标与知识产权、生产设备以及营销网络等资源,企业创立初期就具备了高水平编码器研发与制造的能力。当前禹衡光学拥有500多名员工,其主导产品的年生产量达120万台。根据企业经营战略调整和精一创业能力演化,本文将发展过程划分成三个阶段:初创成长期、高速发展期和转型升级期。

  4案例分析与研究发现

  4.1聚焦产品功能的精一创业能力生成机理

  随着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编码器作为数控机床最为核心的零部件,其需求量与日俱增。同时国家加大扶持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拥有成熟产品技术的企业,推动企业产品产业化进程。董事长林长友表示,“虽然高端编码器市场仍然是国外企业占有较大优势且处于主导,但是国内编码器销量要远高于国际品牌。”

  隐形冠军企业管理者关注到国家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变化,管理者将企业发展重点聚焦于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提升企业营业收入和树立编码器品牌形象。管理者将企业发展方向凝练成以市场导向为主的“市场收益观”。与此同时,组织执行层为了与管理者认知层相适配,通过加大国内编码器的营销力度,扩大产品的出口范围来拓展企业营销网络。

  此外,隐形冠军企业还加入了国内权威的行业协会。副总经理表示,“2008年公司被选为数显装置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之后连年担任理事长单位,公司始终致力于对国家数显行业发展积极做出贡献。”禹衡光学有效建立起了社群网络关系,通过与同类细分领域企业间的交流与探讨,更为清楚国内竞争对手的现状,便于针对特定市场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在上述两阶段的适配过程中,市场环境改变是管理者战略制定的触发点,是组织执行层适配管理者认知层决策的出发点与驱动力。在初创成长阶段,管理者聚焦“市场收益”,通过构建营销网络与社群网络来实现营收的增长,进而促使精一创业能力快速提升,形成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5结论与讨论

  5.1主要结论

  本文以长春禹衡光学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为分析依据,探索了隐形冠军企业精一创业能力生成过程中管理者认知层与组织执行层间关系作用机制,剖析了企业精一创业演化过程中“认知—行为—能力”的内在联系,具体研究结论如下所示:首先,隐形冠军企业精一创业能力的生成是管理者认知层战略制定与市场环境、组织执行层创业网络构建与管理者认知层战略制定之间适配的结果。隐形冠军企业管理者认知受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影响,管理者基于不同的注意力焦点,形成相对应的战略导向和企业发展目标,进而生成了企业战略。组织执行层根据企业发展目标,通过拓展现有创业网络关系,有目的地构建营销网络、社群网络、研发网络与政治关系网络。企业通过创业网络构建来获得发展所需资源和帮助,进而实现精一创业能力的生成过程。

  其次,隐形冠军企业精一创业能力的演化过程是两阶段不断调整适配结果。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需求发生重要转变,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隐形冠军企业发展。隐形冠军企业管理者认识到环境变动,进行了企业战略匹配,通过相应的创业网络构建实现了企业战略目标,进而提升精一创业能力。管理者认知层与市场环境、组织执行层与管理者认知层间的适配过程实现了隐形冠军企业精一创业能力与环境的共同演化,企业通过“认知—行为—能力”关系作用,最终形成了“战略制定—创业网络构建—精一创业能力—战略制定”螺旋上升态势。

  5.2理论贡献

  本研究具有以下三点理论贡献。

  首先,当前学术界对于隐形冠军企业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通常集中于创业影响因素分析,缺少对隐形冠军企业创业过程的系统性研究[6],同时也未对愈发动荡的市场环境中隐形冠军企业精一创业能力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做出清晰解释。本文构建了“认知—行为—能力”的研究框架,从初创成长、高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三阶段对隐形冠军企业精一创业能力动态发展进行了完整呈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能力微观前提和过程研究。

  其次,适配理论可以有力解释企业战略与环境、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间的匹配问题,但是当前研究较少揭示从市场环境变动到企业能力提升这一完整过程中的适配情况[9]。本文应用适配理论解释了隐形冠军企业精一创业能力形成和演化的动态过程,研究既拓展了适配理论,验证理论的有效性与普适性,又清楚阐释了隐形冠军企业保持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最后,创业网络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研究话题,在数智时代下,创业网络的构建值得进一步探索[14][22]。本文将创业网络构建看作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创业行为,并且从动态演化的视角揭示了隐形冠军企业在创业不同阶段中的创业网络构建情况,分析了不同创业网络结构对企业战略制定与精一创业能力提升的直接与间接影响,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创业网络理论。

  5.3实践启示

  本研究结论对VUCA时代下隐形冠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本文从管理者认知视角出发,探讨企业发展过程中能力提升的问题。高管作为战略决策的制定者,把握着企业前进方向,在隐形冠军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隐形冠军企业管理者需要不断提升个人能力,敏锐识别市场中潜在的创业机会,综合考虑内外部环境,为企业未来发展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

  其次,本文以精一创业能力形成与演化过程为中心,认为精一创业能力是隐形冠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管理者需时刻关注精一创业能力发展,综合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细分市场能力和系统运营能力,在愈发动荡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最后,在数字经济时代中,不同主体之间的网络关系更为复杂。企业需要通过与其他主体建立不同的网络关系来实现价值共创,加强构建自身的创业网络体系,积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5.4研究局限

  虽然本文探究了隐形冠军企业精一创业能力的生成与演化路径,揭示了能力演化过程中管理者认知层战略制定与市场环境、组织执行层创业网络构建与管理者认知层战略制定间的适配过程,剖析了企业精一创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为后续相关研究探索提供了方向,但是文章仍存在一定不足。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隐形冠军企业,对于其他类型的创业企业的创业能力形成和演化机理与路径未做深入探讨。同时本文采取的是单案例研究,虽然按照时间线对精一创业能力形成与发展过程做了详尽探讨,但是缺乏多案例样本之间的对比,未来可以采取多案例方法开展相关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LehmannEE,SchenkenhoferJ,WirschingK.Hiddenchampionsandunicorns:Aquestionofthecontextofhumancapitalinvestment[J].SmallBusinessEconomics,2019,52(2),359-374.

  [2]WiklundJ,ShepherdD.Entrepreneurialorientationandsmallbusinessperformance:aconfigurationalapproach[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05,20(1):71-91.

  [3]KollmannT,StöckmannC,MevesY,etal.Whenmembersofentrepreneurialteamsdiffer:linkingdiversityinindividual-levelentrepreneurialorientationtoteamperformance[J].SmallBusinessEconomics,2017,48(4):843-859.

  [4]陈明哲.精一管理:企业永续经营的生生之道[J].清华管理评论,2016(12):90-96.ChenMingzhe.Jingyimanagement:thewayofsustainablemanagement[J].TsinghuaBusinessReview,2016(12):90-96.

  [5]SakhartovAV.Economiesofscope,resourcerelatedness,andthedynamicsofcorporatediversification[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7,38(11):2168-2188.

  作者:葛宝山,赵丽仪

查阅更多的教育论文文章

扫码关注公众号

您身边的学术科研指导顾问,帮您解决论文、出书、专利难题。

热门推荐

学生出版图书要注意什么

申请发明专利注意的细节和技巧

教师出版专著有什么优势?

著作的版权页是指什么?包含哪些信息?

海牙体系外观专利申请相关疑问解答汇总

专利转让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职称出书独著好还是合著好

学术专著怎么认定?

论文退修如何判断是小修还是大修

A&HCI索引期刊怎么确认期刊

论文质量提高方法

专利主要完成人的意思

职称与论文专题
论文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