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充分认识和掌握气象灾害对畜禽养殖的危害,本文对干旱、水灾、高温、寒潮低温、大风及雷电天气对畜牧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趋利避害,最大限度降低气象灾害对畜牧业造成的损失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灾害;畜牧业;影响
气象灾害是发生最为频繁的自然灾害,占据自然灾害总量的75%左右[1]。气象灾害不仅影响饲粮饲草作物生长,还直接导致畜禽生长发育环境条件突发性改变,造成畜禽掉膘、染疫甚至死亡。因此,畜牧生产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气象灾害对畜禽养殖的危害,掌握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做好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防控工作,把气象灾害对畜牧生产影响降到最低。
1干 旱
干旱是人类从古至今都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人类经济发展和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全球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日趋严重。干旱引发河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因无处取水和饮水质量下降导致畜禽饮水困难,造成畜禽因饮水不足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下降、抗病力降低、发病率增多,甚至因干渴直接脱水死亡。在牧区,干旱推迟牧草返青,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进程,影响牧场载畜量,还会导致牧区无处放牧的艰难局面。2009年云南、贵州两省出现严重秋冬春连旱,云南省仅大理地区受灾养殖户达19.6万户,受灾牲畜126.1万头,天然草地受灾面积90.6万hm2,饲草饲料价格明显上涨[2]。
2011年1—6月初湖南省遭遇极端干旱天气,给全省养殖业生产和市场供给产生极大影响,据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统计,共造成全省7690个畜禽规模养殖场、162万头生猪、1.18亿羽家禽、28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因严重缺水缺电死亡生猪24.6万头、牛羊1.93万头、家禽97.7万羽、禽胚1024万枚,38.1万hm2牧草缺水枯死,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以上。干旱是天津市最为常见和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全市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条件下还面临地下水压采、限采局面,如何在发生严重干旱情况下,保障畜禽养殖饮水供给是今后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2水 灾
水灾也是常见自然灾害之一,按成因和表现形式,可分为暴雨、洪涝、雨涝和湿害,每种形式都会对畜禽养殖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是直接造成畜禽淹没死亡。这种灾害现象每年全球都有发生,如2015年6月,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六也乡出现暴雨洪灾,导致一养殖场16000头猪被淹死;2019年2月,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州遭受暴雨袭击引发洪灾,估计造成数十万头牛死亡。二是造成圈舍及养殖设施设备毁损。暴雨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狂风,一些简易圈舍或电线等设施很容易被风雨损毁,规范畜禽场在暴雨、洪水反复冲刷或长时间浸泡下,也可能因地基松软、滑坡、沉降等原因造成圈舍倒塌、管网堵塞折断、电器漏电报废、路面塌陷等情况。三是造成饲料饲草霉变和水源污染。各类饲料饲草在遭受暴雨淋湿或水灾浸泡3h后就会出现霉变现象,不但破坏适口性影响畜禽采食,还会引起畜禽霉菌毒素中毒。即使饲料饲草没有受到水灾浸泡,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仍极易引起饲料饲草发霉变质,这也是雨季饲料饲草中添加脱霉剂的原因。
四是水灾后畜禽发病死亡增多。暴雨或洪涝灾害后,消毒池、消毒室等防疫设施损毁或无法发挥正常作用,致使阻断疫病传播的防疫设施不能切实有效发挥应有功能。另外,畜禽场遭遇水灾后,无害化处理区的粪便、畜禽尸体以及受污染淤泥随水流冲刷扩散到整个场区,导致环境受到多种病原污染。猪场水灾后易发生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等疫病流行;奶牛场易引发乳房炎和蹄病感染等。特别是受到水灾浸泡的畜禽和老龄、体弱的动物,最易导致发病,甚至出现死亡。
3高温灾害
各种畜禽都有相对适宜的环境温度要求,如果环境温度超过畜禽耐受极限,即可引发热应激反应。最普遍、最常见的影响表现是生产性能和畜产品质量下降。有研究表明,荷斯坦奶牛适宜温度在4~24℃之间,超过这一过程就会抑制生产,产奶量在27℃时减少10%、30℃时减少14.6%[3],当达到40℃时其采食量仅为适温采食量的20%~40%,产奶量下降15%~40%甚至更多[4]。
高温还使奶牛发情期延长,发情期缩短,繁殖机能和受胎率下降,有研究报道,当THI(温度-湿度指数)由68升至78时,奶牛的受胎率从66%降至35%[5]。而且牛奶中的乳脂率、乳蛋白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体细胞数和总细菌数则会随着高温天气的出现而升高。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持续高温引起猪的体热调节紊乱而导致采食、生长发育和繁殖机能受到严重影响。
如哺乳母猪高温状态下会自主降低采食量将近50%,从而导致母猪体重损失加剧,泌乳量减少;仔猪生长率降低20%~25%、断奶后发情间隔延长[6]。高温对家禽的影响是不可逆的,有研究表明,温度在18~21℃时,温度每上升1℃,生长鸡和产蛋鸡的采食量下降1.6%~1.8%,每枚蛋重减轻0.3g;如果温度升高到32℃以上,采食量明显下降甚至不食,蛋重减轻5.7%,蛋壳厚度下降11%。
高温还导致畜禽健康水平降低,发病死亡率升高。如奶牛的乳热病、流行热、繁殖疾病、消化代谢病、传染病等,均与高温有直接或间接关系。有研究表明,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在炎热季节发病率比其他季节可高出1倍以上。当畜禽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就可导致畜禽中暑,如2006年7月中下旬,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遭受超过38℃的高温天气侵袭,仅半个月时间就造成中部地区2.5万头牛和70万只家禽死亡。
4寒潮低温灾害
畜禽均为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低于下限临界温度时就会影响生长和增重,饲料消耗增加,抗病力降低,剧烈降温甚至造成畜禽直接冻伤冻亡。寒潮低温灾害对牧区造成的影响最显著,强风可加快畜禽体热散失,造成老弱病残畜直接冻亡;强降雪会掩埋草场,加重低温灾情危害。
在我国西部高原牧场,如果寒潮低温灾害发生在转场时或发生在春季牧场,对牲畜危害更严重,会造成大批羔羊和幼畜死亡。当设施化畜禽场遭遇寒潮低温灾害时,低温风雪天气还可造成不坚固圈舍被降雪压塌或大风吹垮,从而也造成畜禽直接死亡。即使标准化圈舍,如果供暖设备不良、圈舍保温不严也会造成幼畜幼禽冻伤或因挤压、踩踏死亡。畜禽在寒潮低温条件下,散热加快,饲料氧化分解过程加快,消耗增多,畜禽采食量增加,养殖成本上升。
当摄取的营养抵不上消耗,生长性能将下降,还会逐渐消瘦甚至死亡。有研究表明,哺乳仔猪低于临界温度下限1℃时,代谢能提高2%~5%,育肥猪每下降1℃,猪每kg体重每日增加3g饲料的代谢能来维持猪的正常体温,一头体重20kg的猪要多消耗60g饲料[7]。一头体重300kg的肉牛,在外界气温5℃以下,每降低1℃,一昼夜要多消耗代谢能1.3MJ,一般情况下,寒冷季节养畜,每增加1kg体重要多消耗1~2kg精料[8]。
寒潮低温灾害还会破坏交通、通讯设施,给饲草饲料运输和抗灾救灾造成障碍,同时还严重威胁畜禽场电路、供水管线等设施安全运行,尤其是暴露在外的电力设备和饮水管线,遭受寒潮低温天气时,极易引发电源短路、线路受损、水管冻结等故障,造成不同范围、时间的停电、停水,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照明、饮水、饲喂、通风、供暖等各个生产环节无法正常运行,进一步加重破坏性影响。
5风 灾
风灾对畜牧业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可造成直接和间接危害。大风对牧区草场的破坏及其严重,轻则降低土壤墒情,影响草场返青,重则吹蚀草场、飞沙掩埋牧草,影响牧草品质和产量,加速草原沙化进程,破坏草原生态系统。
大风影响放牧及室外散养,3级以下微风环境最适宜畜禽放牧,夏季可适应4~5级风,冬季风力达到6级以上时,即使成年家畜也不宜放牧或室外散养。风力过大限制家畜采食,造成食不果腹,影响发育和膘情。大风加速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降低体感温度,冬春季节遭遇大风天气的情况下,无论放牧还是舍饲,都可能引发畜禽冷应激,加重低温冻害。大风可裹挟细菌、病毒及寄生虫,造成养殖环境大面积污染,加速病原体传播,导致畜禽疫病流行。大风可摧毁养殖设施设备,引发断水断电、设备损坏甚至圈舍倒塌,并且风力越大破坏性越强。
当平均风力6~7级时,围板、棚舍悬挂物、饲草遮盖物等搭建物可被吹落、吹走;风力达到烈风9级时,树木粗干可折断,建筑物烟囱和瓦片可移动损毁,电线可被吹落吹断,未加固饲草饲料被大风卷走,未紧闭门窗出现损毁;风力达到狂风10级时,可见树木拔起、电线杆折断、车辆吹倒、圈舍屋顶和墙壁掀翻倒塌,从而影响畜禽养殖正常生产,倒塌的房屋、倾倒的设施、脱落的重物还可造成畜禽直接伤亡。
特别是龙卷风、局地瞬时大风等极端暴风天气,对畜禽养殖设备设施的破坏性更大。大风还加重火灾发生,助长火势燃烧,还会把燃烧物吹刮到其他可燃物区域,扩大火灾范围,特别在天干物燥的冬春季节,对于耐火等级低的畜禽圈舍、饲草饲料储存场以及草原牧场,在大风条件下,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迅速蔓延,造成巨大损失。
6雷电灾害
雷电是在雷暴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瞬态大电流、高电压、强电磁辐射的剧烈天气现象,雷电产生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使其能在瞬间释放巨大的破坏性能量,从而造成对人畜、建筑物、电力电子设备等不同程度的破坏。畜禽在遭遇雷电时可直接被击毙、击伤或灼伤。
如2021年5月25日我国海南省东方市一养牛场遭遇雷电天气,42头牛被雷电击中电死。还可引发畜禽巨大应激反应,重者造成直接猝死或惊厥后发生撞击、挤压、踩踏等行为引起伤亡,轻者导致家禽产蛋率下降或停产、泌乳母畜母性减退、分娩母畜停止生产、畜禽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群体发病率升高等不良影响。对闪光和巨响敏感的家畜以及群养的家禽最容易造成这类现象,而且蛋鸭、蛋鸡等家禽很难再恢复到雷电灾害发生前的 产蛋水平。雷电灾害对畜禽间接影响主要是造成养殖场电力系统故障和电子设备受损。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输电系统因雷击跳闸数占总跳闸数的50%以上,而且雷电放电时,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形成的强大瞬间电磁场,对附近电气设备特别是电视机、电脑、通信设备、办公设备等微电子设备的破坏最为严重,已成为雷电造成的最主要灾害。因此,畜禽养殖场无论是供电系统因雷击发生故障,还是电子电器设备因雷电导致损毁,都可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照明、饮水、饲喂、通风、降温等各个生产环节无法正常运行,导致生产管理混乱或无法正常生产,从而造成破坏性影响。
另外,雷电还可导致树木、建筑、棚舍损毁、火灾等次生灾害发生,造成畜禽被砸、压埋、灼烧、窒息。同时,雷电发生过程往往伴有暴雨、强风、冰雹或龙卷风等其他气象灾害,从而加重雷电灾害的影响。综上所述,气象灾害对畜牧生产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加强气象与畜牧业关系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掌握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提高预测预警能力,加强科学指导,把气象灾害对畜 牧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也是今后畜牧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对确保畜牧业健康平稳发展的有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杨欢.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区域分布与减灾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2):74,77.
[2]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云南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干旱对云南、贵州两省奶牛养殖业的影响及灾后恢复的技术措施[J].中国奶牛,2010(4):5-6.
[3]蒋伟清.高温环境对奶牛生产机能和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暑对策[J].中国奶牛,1990(3):19-21.
[4]李胜利,周鑫宇,黄文明.高温天气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技术措施[J].广东奶业,2010(3):28-29.
[5]苏希孟,高瑞军.高温天气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中国草食动物,2010(6):82-83.
[6]农华杰,王跃球,王国军,等.高温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养猪,2011(4):77-79.
[7]赵武文.低温对猪生产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1997(10):21.
作者:付永利,崔 捷,窦树昊,唐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