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学术论文网

“设计引领工艺传承带动育人”高职雕刻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研究

  摘 要:在民族文化复兴、振兴传统工艺的契机下全国十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了雕刻艺术设计专业。当下该专业教学 存在课程设置单一化,传统雕刻工艺与现代设计理论方法脱节,缺乏“技艺融合”等问题,导致设计方案难以落地。 本文以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为视角,提出“传统技艺、现代设计、民艺文化”三位一体的目标要求,以“设计引领工艺,传 承带动育人”为理念,现代设计结合民族艺术思想为引领设置特艺设计类核心课程,基于设计方案落地设置工艺制 作类核心课程,基于工艺大师平台、工作坊课堂改革实现从方案到作品最终到产品、艺术品的成果转化,对原本单一 线性设置的课程内容进行串联与目标性改革。

  关键词:职业教育;雕刻艺术设计;核心课程

艺术设计

  在国家推行民族文化复兴,政府扶持地方传统 产业发展背景下,全国十多所高职院校面向当地木 雕、玉石雕、皮雕、工艺家具等特色产业开设了雕刻 艺术设计专业。宏观层面,该专业对应的国民经济 行业主要是“243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中的 “雕塑工艺品制造”[1],是一个传统工艺行业。其对 应“全国职业分类大典”中主要职业类别是2-10- 07-01特种工艺设计人员(运用特种原材料和技艺 进行雕刻工艺品设计的专业人员)、6-21-07雕刻工艺品制作人员等[2]。

  专业主要培养从事雕刻艺术 品设计、工艺礼品设计、数字雕刻设计等工作的高素 质技术技能人才,其规格体现为“传统技艺、现代设 计、民艺文化”三位一体的综合要求。总体而言,雕 刻艺术设计是在2016年高职专业目录调整后出现 的新专业,全国高校目前有毕业生的仅六七所,从专 业建设顶层设计,到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资源开发等 都处于摸索阶段。笔者以核心课程建设为切入点, 基于对各院校课程体系及教学教法的调研分析,结合研制该专业国家教学标准的工作经验,提出以“设 计引领工艺,传承带动育人”为理念的核心课程改革 思路与方案。

  艺术设计评职知识:艺术设计申报职称准备哪些材料

  1 雕刻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设现状

  笔者基于《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 订工作,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 会的部署和指导下,参与对全国15所高校、16家企 业、103名专业毕业生的三方调研。其中院校调研 考虑到全国兼顾,一般院校与“示范校”兼顾,选取了 代表全国7省12市,并重点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等 设计较为发达经济圈,对象包括苏州工艺美术、湖南 工艺美术、上海工艺美术、浙江旅游等15所设有雕 刻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技术院校,通过搜集培养方案、 线上和线下调研、走访院校开展会议讨论等形式开 展专业调研。

  从调研数据看,各院校雕刻艺术设计 专业总学时在2600~2800之间(其中包含25%左 右的公共基础课),实践性教学比例普遍为60%~ 70%左右,专业课程20门左右,一般设置雕刻工艺 和艺术设计两条线,不同在于“工美”课程比例。

  有 的院校美术造型和设计类课程居多,工艺技法类课 程以及实训条件较缺乏,导致学生作品出不来,呈 “重艺轻工”现象;也有的院校是以能工巧匠教学为主,大量的雕刻工艺课程,缺乏现代艺术设计视野的 融入,学生作品数量虽多,但同质严重千篇一律,呈 “重工轻艺”现象。这反映出当下雕刻艺术设计的课 程设置单一化,工艺和美术脱位,技术技能层面的传 统雕刻工艺与文化艺术层面的审美、方法等脱节,设 计思维无法转化成雕刻语言,设计方案难以落地,以 及缺乏新型技术研发创新等问题,简言之缺乏“技艺 融合”。

  基础课层面各院校一般设置设计基础(构成、图 案、设计思维、方法、表现等课程)、手绘表现(素描、 色彩、线描等课程)、计算机表现(各类设计软件)、专 业理论(美术史、工艺史、设计史等课程)四类课群, 有4所院校设置了工艺和材料类课程。基础课总体 而言是基于设计学基础的框架结构,同时也应结合 雕刻艺术专业特色,融入工艺学基础理论和实践,打 造具有民族艺术特征的设计+工艺基础课群。 专业课层面各院校总体是基于传统与现代雕刻 艺术的“材料、技艺、设计、制作”设置课群,一般设有 6~8门核心课,目录结构总体是类似的,问题集中 在三点:

  一是实践平台的短板。雕刻工艺是传统行 业,手工艺产业分布有较强的地域性,如东阳的木雕、苏州的玉雕、内蒙的皮雕等,不在产区的院校较 难打造优质实训条件,导致工艺课难出作品,设计课 难出产品。二是设计与制作的教学分离。该问题的 核心是师资功能的单一化,教设计的教师不会传统 工艺,精通技艺的手艺人教师又缺乏现代设计眼界 与知识,导致设计类课程与制作工艺课程难以衔接, 设计方案难以落地。

  三是缺乏教学资源,核心问题 体现在缺乏专业教材,尤其是工艺类教材,传统雕刻 行业是师带徒口手相传为主,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 论成果与教程,需要校企合作共同研制专业教材。 拓展课层面一般包括工艺品鉴赏、市场营销、文 创设计、装饰绘画、摄影基础、雕刻陈列与展示、书法 篆刻、古建装饰等课程,涵盖民族文化与审美、技法 延伸、创意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内容,依据地方特 艺雕刻行业特色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2 “设计引领工艺,传承带动育人”的 核心课程设置思路

  基于15所专业院校调研分析,雕刻艺术设计专 业基础课总体参照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3], 设置设计学通识基础,实际上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 课总体是相似的,甚至在未来可能依据几个模块进 行打通。主要问题在于核心课程的构建依据,理论 上应满足“传统技艺、现代设计、民艺文化”三位一体的人才规格要求,即核心课程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 的工艺制作能力、设计创意能力和传承文化素养。

  当下的教学困境是“设计”与“制作”的教学分离,根 植于传统技艺的雕刻工艺制作难以和学院派设计思 想、方案与审美相融合,以及普遍缺乏传承教育的有 效路径,导致三位一体的规格培养难以达成,毕业生 要么缺手艺,要么缺眼界,没有融会贯通,难以适应 雕刻工艺美术行业要求。基于此本课题构建的核心 课程理念是“设计引领工艺,传承带动育人”,对原本 单一线性设置的课程内容进行串联与目标性改革。

  第一设计引领工艺。据全国开设此专业院校调 研反馈,传统雕刻技法对基本功要求高、工艺类型种 类繁多,仅雕法就有圆雕、浮雕、镂空雕、透雕等几十 种,3年高职要想全部学会学通不现实,工艺既不能 全学也不能不学。因此用设计引领工艺,根据设计 项目的目标进行针对性的工艺技法研究是当下必要 可行的教学改革。

  理论层面上包豪斯设计教学理念 已有描述:现代设计是技术与艺术,形式与功能,理 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包豪斯宣言》中提到:“艺术 不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艺术家是一个能随心所欲的工艺匠人”。为此创建“设计+工艺”一体的项目 课程,推行了“形式+技术”结合的项目制教学,以设 计引领工艺创新,项目引领教学改革,由形式设计师 傅和工艺技术师傅双导师进行教学,这也符合设计 类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

  第二传承带动育人。雕刻 艺术,乃至大部分工艺美术专业,均是基于对我国优 秀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创新,传承育人必不可少,这也 符合国家近年来推崇文化自信的指导思想。传统手 工艺领域传承育人的精髓在于师徒结队,在师傅手 把手传授技艺的同时也传递着技艺文化。通过师徒 结队贯穿工艺技法类核心课程全过程,由工艺美术 大师、非遗传人以工艺导师的身份与学生进行结队, 大师以做代教以身代言,学生通过与大师的朝夕相 处深刻感受优秀手艺人的品德情怀,激发对传统文 化的认识、理解和认同,养成传承品质。

  雕刻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应是一个三层进阶 框架:基于现代设计学科基础为引领,融入传 统图案、表现技法等民族艺术的雕刻方案设计,设置 木雕设计、玉雕设计、石雕设计等特艺设计类核心课 程;基于对设计课程的方案落地,包括落实图纸方 案、材料方案、技法应用、科技创新等内容,设置雕刻材料(传统用料及现代综合材料)、雕刻手工艺(传承 非遗技艺,创新技法表现)、数字雕刻(科技融入雕刻 的数字化实验)等工艺制作类核心课程;基于工艺大师等平台,通过工作坊形式实践性课程,完成从方案 到作品最终到产品、艺术品的成果转化。

  3 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组织形式

  基于“设计引领工艺,传承带动育人”的核心课 程设置理念,开设3~5门设计类核心课,包括中国 传统图案、线描表现技法等理论与表现,以及木雕设 计、玉雕设计、石雕设计等项目设计课程;在设计类 课程目标的引领下开设2~3门工艺制作类核心课 程,包括雕刻材料、雕刻手工艺、数字雕刻等,涵盖传 统与现代的综合工艺教学。

  3.2 网络教学助推自学能力提升

  网络远程授课教学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 的自学能力及自控能力。与课堂面授相比,缺少教 师督促,没有班级学习氛围,没有同学协助。多数学 习环节需要独立思考、独立表达、自主设计,助推学 生自学能力提升。部分同学反映通过网络线上授 课,反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完成课前自学 部分内容,通过自测练习题获得自学成就感。

  3.3 远程授课难以实现督促指导 学生与教师隔着屏幕,学习过程完全不可视化, 难以完成有效的督促指导。教师通过直播平台完成 课程讲授后,不能对学生的实操训练进行面对面的 指导,对于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能够达成教、学、练 的教学效果。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在实操环节 会出现打游戏、玩手机、睡觉等情况,对此教师难以 监测管控其学习行为,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4 总 结

  疫情只是暂时的,而在线教学并非短期的非常 之举。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是每一位教师的目标, 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机遇。笔者认为智慧职教+腾 讯课堂的授课形式是可推广应用的模式。但在网络 教学中依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是远程授课的基础。二是教师精心备课是远程 授课的核心。三是平台技术支持是远程授课的保 障。学生自觉主动、教师教学设计完善、平台功能完 备,网络授课也能达到知识丰富、技能饱满、形式生 动、效果良好的课堂要求。

  参考文献:

  [1] 姚友明,郑州,李立新.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 学课程建设、应用与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 化,2020(08):86-89.

  [2] 杨金勇,裴文云,刘胜峰,等.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践与 经验[J].中国电化教育,2020(4):29-41.

  [3] 马 艺,张伟强,薛东旭,等.多维度构建和实施线上实 验课 堂 的 探 索 与 实 践 [J].大 学 化 学,2020,35(5): 229-235.

  [4] 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 志,2018,36(3):13-24.

  [5] 包媛媛,林 奇,张新永.2020年春季昆明高校专业课程 在线教学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4):257-259.

  作者:张 翟

查阅更多的教育论文文章

扫码关注公众号

您身边的学术科研指导顾问,帮您解决论文、出书、专利难题。

热门推荐

申请发明专利注意的细节和技巧

教师出版专著有什么优势?

著作的版权页是指什么?包含哪些信息?

海牙体系外观专利申请相关疑问解答汇总

专利转让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职称出书独著好还是合著好

学术专著怎么认定?

论文退修如何判断是小修还是大修

A&HCI索引期刊怎么确认期刊

论文质量提高方法

专利主要完成人的意思

国内率先实现导游评职称!山东未来将探索更多人才政策促进文旅融合

职称与论文专题
论文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