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文章拒稿是很常见的,可能在初审、外审、终审阶段拒稿,那么sci文章不同阶段被拒分别是什么原因?下面分情况进行解答:
第一、为什么文章投稿后,编辑没有告知任何原因,没有送审而直接拒稿?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作者首先要自查一个问题,那就是投稿的文章是否符合期刊的收稿范围?就像垃圾分类,废旧电池一定不能投到厨余垃圾分类中,这种情况下编辑一般都是秒拒,意思是“好了,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拜拜”。
如果文章内容符合投稿期刊的定位,但没有符合期刊最基本的格式,缺少主要的内容结构、图表,存在重复率过高等问题,那么文章也会被立刻退回,编辑不会让存在上述问题的稿件发送给审稿人。
再深入一点,如果文章摘要没有吸引到主编,研究方法部分缺少相应的对照组,以及不具备可重复性,分析方法不符合统计规范或者行业规范(比如伦理审查),都有可能不送审就直接被拒稿。
第二、文章有惊无险通过了编辑初审,送到了审稿人手中,还是被拒,为什么?
编辑通常会请两位审稿人进行外审,很多时候,两位审稿人的意见不一致,甚至有意见冲突。这时候编辑要么再找一个审稿人继续审,要么直接做决定拒掉你的文章。其实即使继续外审,稿件是否录用的决定权还在编辑手中。
从文章本身来说,外审主要是审核文章内容的专业水平,如果你的文章在科研实验设计方面有问题或者存在缺陷,实验方法的写作不过关,那么你的文章很可能被拒。
当然,大多数审稿专家还是很在意文章的语言,即使你的文章标新立异,出类拔萃,成果漂亮,但英文写作差强人意,可能会被审稿者嫌弃。很多审稿人,只要发现文章中语法错误超过三处,就会直接把稿子打回去:先把语言问题解决好了再投稿,建议作者先进行润色。
第三、文章通过了外审,进入了返修,潜心修改数个月,还是难逃被拒,为什么?
首先,文章修改后的质量是否不太好,其次,回复信是否不够完整清晰,或者返修的时间是否过长?如果你的文章不幸中枪了,拒稿也就不意外了。
通常审稿人也会根据文章内容的以下因素考量:1.语句表意不清;2.文章整体的结构性逻辑性欠缺;3.段落结构不够合理;4.科学内容描述缺乏严谨性。
上述就是介绍的sci文章不同阶段被拒分别是什么原因?作者要针对性的采取相关应对措施,降低拒稿率,提高文章录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