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胡梦雅团队在中医药领域权威期刊《中药材》2024 年第 3 期发表题为《北方枸杞化学成分及其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的学术论文,首次系统揭示了北方枸杞(Lycium chinense var. potaninii)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糖尿病潜在活性,为枸杞属植物的药用开发提供了新依据。
研究聚焦北方枸杞药用价值,分离 16 种活性成分
北方枸杞作为枸杞属植物的重要变种,其药用研究长期未受足够关注。胡梦雅团队以北方枸杞干燥果实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ODS 反相硅胶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其 95% 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分离纯化,从乙酸乙酯部位成功鉴定出 16 个化合物。其中,菜豆酸(3)、2E,4Z - 脱落酸(4)、催吐萝芙木醇(5)为首次从枸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N - 顺式阿魏酰基酪胺(1)、methyl-2-[2-formyl-5-(hydroxymethyl)-1H-pyrrol-1-yl]-3-(4-hydroxyphenyl) propanoate(2)等 13 个化合物则为首次从北方枸杞中发现。
活性筛选发现关键化合物,抗糖尿病潜力显著
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展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 N - 顺式阿魏酰基酪胺(1)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其 IC₅₀值为(24.25±1.12)μmol/L。该酶是人体内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关键酶,抑制其活性可延缓餐后血糖升高,是抗糖尿病药物开发的重要靶点。此发现提示北方枸杞中的活性成分在糖尿病防治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推动枸杞资源深度开发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177027)资助,团队成员范雨欣、徐瑞雯、孙彦君等参与了从成分分离到活性评价的全过程。论文发表后,已在相关学术平台引发关注,截至目前网刊下载次数达 643 次,CNKI 下载次数同步突破 643 次。
业内专家指出,该研究不仅丰富了枸杞属植物的化学成分数据库,更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降糖药物提供了候选化合物,对推动中药材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原文刊登于《中药材》2024 年第 3 期第 624-62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