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学术论文网

二甲苯组成色谱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摘 要:二甲苯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属于有毒物质,长期接触对员工健康不利,GB/T 3407-2010《石油混合二甲苯》产品标准中以GB/T3146《苯类产品馏程测定法》测定馏程范围。该方法对二甲苯中各组分的无法定性、定量,不能满足目前生产对二甲苯组成的需求。采用色谱法替代蒸馏法,能测定出二甲苯中各组分含量,减少员工劳动强度和接触毒物的时间及机率。

  关键词:二甲苯;实验;色谱分析方法

化工论文发表

  1 依据标准

  ASTM D6563-2012《苯、甲苯、二甲苯(BTX混合物)组成分析的标准试验方法气相色谱法》。

  1.1 范围

  ①该方法叙述了通过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对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中总非芳族烃类、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总C9芳香族烃的测定。该测试方法适用于终馏点低于215℃的物质;

  ②此方法也可以被用来确定混合二甲苯中C8芳香烃族的同分异构体的相对组分分布;

  ③各组分可以被精确定量含量从0.01%到90%。

  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

  ①岛津GC-2010plus色谱仪及其工作站;

  ②色谱柱:BD-FFAP(聚乙二醇20M对苯二甲酸的反应产物为固定相的熔融石英毛细管柱),60m×0.25mm× 0.25um。

  1.3 方法概述

  被检测的样品被注入到装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毛细管柱的气相色谱仪中。测量分离后的各组分的峰面积,使用有效碳数(ECN)相应因子进行校正,用校正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浓度,结果报告为重量百分数。

  2 试验条件的确认

  2.1 气相色谱仪操作参数的确定

  利用岛津GC-2010plus气相色谱仪进行试验,参照ASTM D6563-2012《苯、甲苯、二甲苯(BTX混合物)组成分析的标准试验方法气相色谱法》所推荐的典型色谱条件,设定仪器参数,得到二甲苯组成分析的色谱图,延长信号采集时间,25分钟后再无组分出峰,因此对升温到达200℃后的平衡时间进行优化,缩短了单个样品的分析时间20分钟,提高了工作效率,色谱条件参数见表1。

  2.2 校准

  2.2.1 氮气作载气定性分析

  按表1氮气作载气,确定的仪器操作条件,对连续重整生产的二甲苯(汽油组分方案)样品进行了分析,发现二甲苯样品中苯、甲苯含量均较小且与非芳烃交叉,定性较困难,通过分别加入少量苯、甲苯确定了样品中苯、甲苯的准确保留时间。

  同理,在测定实际样品中分别外加其他杂质组分,通过单个峰面积的变化,准确的对各组分定性,确定每个保留时间,出峰的顺序为非芳烃、苯、甲苯、乙苯、邻、间、对二甲苯及三甲苯组分,各组分的保留时间见表2。

  2.2.2 氦气载气条件下定性分析

  从可以看出,两种载气条件下测定二甲苯标准混合物,各杂质的出峰顺序相同,保留时间略有差异,相同组分在氮气条件下峰高和峰面积均高于氦气条件,且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分离效果氮气好于氦气。

  2.2.3 有效碳数(ECN)响应因子的确定

  采用载气为氮气,依据实际样品组成及浓度,配制标准样品,样品中各组分质量浓度见表3。

  测定校准样品,以苯为基准物,重新确定各组分有效碳数(ECN)响应因子,相对碳数响应因子。

  2.3 定量分析

  用校正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质量浓度。计算公式如下:

  3 结论

  ①二甲苯组成色谱分析法,结果准确可靠、精密度高,满足现有二甲苯混合物组成分析;

  ②该方法和蒸馏法相比,用的样品量少,分析时间短,避免分析人员长时间接触蒸馏挥发的二甲苯,对操作人员的健康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③该方法对连续重整的生产操作比GB/T3146具有更精准的指导意义,特别对二甲苯作为多元化化工原料,精准测出每個组分含量,为进一步生产偏三甲苯 等后续加工应用提供参考;

  ④方法使用为氮气为载气,与氦气作为载气,分析结果没有显著性差,使用氮气可以降低成本。

  推荐阅读:《化工生产与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94年,由巨化集团公司主办。刊物坚持大化工方向,突出实用性、先进性,面向化工企业及科研机构。

查阅更多的电子论文文章
热门推荐

期刊投稿论文一天内被退稿的原因

论文审稿人要求引用指定的文献怎么办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邸泽巨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中医辨治银屑病论文

专著副主编对评正高有用吗

福建省高级教师职称评审论文发表要求

期刊编辑建议转投,录用率高不高

论文盲审通过率及盲审介绍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近年发文量和主题,投稿建议

论文投核心级期刊被退稿怎么办!别轻易投普刊

普通人出书的流程,出书全流程指导

麻醉科医生写著作评职称需要多少字数

国外出书速度有多快,快到3到5个月,适合着急的作者

职称与论文专题
论文发表指导